Search

播了很多年美國職業運動或是NCAA也好,他們對於所有選手個人成績、聯盟紀錄、校史記錄都非常重視,更別...

  • Share this:

播了很多年美國職業運動或是NCAA也好,他們對於所有選手個人成績、聯盟紀錄、校史記錄都非常重視,更別提近年大數據盛行之後的籃球、棒球進階數據。而且這些各校的比賽數據資訊,都是由學校自己提供,放在公開的球隊官方網站,給所有人查詢。

早年在播SBL時,我們的聯盟也完全沒有這種累積記錄,只有每一場比賽的boxcore,也常常因為換了一個官網平台,所有之前的數據全部不見。因此我自己轉播時堅持製作部同仁要跟籃協拿所有的後台資料,許多球員的1000分、2000分、1000助攻....這些數據都是我們自己用計算機打出來的。

台灣是一個科技島,要用更簡單且科學的方式去處理這些數據並不困難,但從學生運動到職業運動,這麼多年過去了,成長真的如牛步一般。

很多大學生對運動傳播或參與球隊事務充滿濃厚興趣,建議大家不妨從建立一支校隊的專業數據開始著手,然後傳承下去給學弟妹們創造另外一個發揮的舞台。這一塊才是台灣現在運動發展最缺乏的。(球經已經很多了,但我還是不懂球經到底在做什麼?)

很開心看到UBA開始重視球員的生涯成績累計,希望這只是開始,未來我們可以用更多進階數據來體現球員的價值。而不是單純停留在「哇!她/他好帥」的意象概念中


Tags:

About author
not provided